GQT小说网>灵异>大时代的梦 > 第八十五章 蒙古镶嵌(3)
    ().

    在鄂尔多斯,各个旗县的头饰式样也略有不同,多达十几种。有无后屏和有后屏的,有大后屏和小后屏的,还有的面颊两侧的垂链有长有短,制作工艺十分复杂,有的华丽,有的简洁。

    按照当地习俗,姑娘出嫁,无论贫富都要戴头饰。一副好的头饰,价格是相当昂贵的。所以,从头饰的重量上,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富。一般家庭女子成亲的头饰,用银很少,镶嵌的珊瑚珠也小,用不起珊瑚就用红料器代替,价值达二三百个银元。

    而富家女子出嫁时佩戴的头饰可重达十余斤,价值上万银元。这种贵重的头饰,要以上好的马匹和成群的牛羊才能换取。

    鄂尔多斯头饰由连垂和头饰两大部分组成。连垂是在胸前左右辫发上垂挂着的辫套发饰,用布和棉絮缝制而成,上面刺绣有各种图案和镶嵌着银饰片和珊瑚珠子。头饰是由额箍、后屏、颊侧垂穗、额穗等几部分组成。

    额箍一般高十公分左右,上下两边缀着一至三排珊瑚珠,中间錾花银座上镶着大颗的红珊瑚,隔间又嵌着绿松石。前额银珠子编的流穗,依眉心呈人字形散开。

    后屏是头饰的后大片,上窄下宽呈凸字形,上面缀满了排列整齐的红珊瑚珠子,上下方中间部位有一个方形的錾花银座,嵌着数颗红珊瑚、绿松石珠。

    后小片垂于耳后左右,长三寸,工艺如后屏,缀满珊瑚、绿松石珠,上面有圆形或方形的银质装饰。面颊两侧的垂穗子,是银链和珊瑚、松石珠混串的流穗,左右对称,有数条或十几条之多,长至肩下,尾端吊着银铃子,行走起来叮当作响。装饰用的大圈银耳环,多数佩挂在面颊两侧的连垂上,大的重约几百克,每侧多达四个。

    乌拉特部落的习俗,姑娘出嫁时,要进行分发仪式,然后穿戴打扮,给新娘戴上头饰,头饰上面还要戴上水獭皮的圆顶立檐帽。整套头饰由额箍、垂饰、坠子、蝴蝶结、额穗子、钗等组成。

    额箍和后帘均由大小同样的镂空银座横排钉缀,银片上镂雕着吉祥图案,并由镶嵌20个珊瑚珠的坠链在下额处连接,然后把面颊两侧各10个由银、珊瑚、绿松珠串成的垂链套在额箍上,垂链长于腰际。

    在流穗上方有一菱形的银质额顶饰,顶饰转圈镶满大颗的绿松石和珊瑚。乌拉特头饰可以拆分,已婚妇女平时只戴额箍,逢年过节时才戴套头饰。

    大漠深处的和硕特部落妇女头饰较为素雅,由一对黑色发套、两颗珊瑚珠、一个银钗和额顶吉祥座组成。发套用青色绸缎或平绒布缝制而成,上下两端刺绣有梅花、荷花、莲花、牡丹等各种花卉图案,佩带时先将头发梳于头顶,把辫子装进发套,顺着两鬓垂至腰际,发套在腋下串进坎肩,在坎肩下摆处露出20厘米长的发套装饰边。

    然后把发套的上口用一对大珊瑚珠子连起来,再用银钗串好。把吉祥座固定在额顶处,银座上对称地镶嵌着9颗翡翠和红珊瑚,头饰戴好后,可根据季节的变化,戴帽子或不戴帽子。冬天有旱獭尖顶立檐帽,春秋有圆帽。

    土尔扈特妇女头饰更为简单,已婚妇女梳双辫子,将辫子放入发套中,发套上口嵌3角银饰边,然后戴“陶尔其克”帽,宽帽檐正面为“火”形图案,两侧为吉祥图案。姑娘则梳独辫式。

    蒙古族中的***是一个大约只有1500多人口的群体,他们的头饰与众不同之处是,底座为银质寿形脑盘或鎏金寿形脑盘,并镶有中间大两边小3颗红珊瑚珠。脸颊两侧挂垂穗子,每侧各3条,每条串有9颗珠子,从上往下第6颗为翡翠或绿松石珠子,其余都为红珊瑚珠,银环上挂大耳环,把梳好的两条辫子,装入黑丝缎缝制的发套中,垂于脑后,一对发套由5个银扣相连,银扣由法郎彩装饰,再用两颗大珊瑚珠子固定在发根上。戴头饰时先用黑纱巾缠头,戴上头饰后,在发辫后面把头纱两头用银卡子串起来,有一种飘逸感。

    乌珠穆沁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一支古老的部落,其妇女头饰造型具有立体感,主要由羊角式发夹、银镂空额箍、额穗、垂穗子、后帘组成,其中尤以垂穗子最引人注目。它的最上面有珊瑚装饰的银质蝴蝶,其下面用银环连着银蝙蝠和吉祥结。发夹两侧有掐丝镂空银饰。额穗子由珊瑚、珍珠串成,呈垂直状。两鬓下垂由珊瑚、松石和银链结成的长穗子,发箍上面戴立檐帽,帽顶部有吉祥结。

    察哈尔头饰轻便玲珑,围箍中间嵌数个鎏金花座。镶珊瑚、松石珠,两侧镂花银饰连接流穗,额箍后面为一弯月形錾花饰片,接珊瑚、松石珠编成的网状后帘,帘长及肩,增添了头饰的绚丽。

    巴尔虎部妇女头饰完整地保留了本部落的传统特征,由额箍、牛角形银饰组成。银额箍通体錾花,前部镶嵌数颗珊瑚,后坠3个镂空小银铃,两侧为牛角形银饰,采用錾花工艺成型,银片曲绕,层次分明。